产品特性:柔性耐弯折 | 是否进口:否 | 产地:上海 |
品牌:嘉柔 | 型号:Jrflex | 线芯材质:纯铜芯 |
是否专供外贸:否 | 护套材质:弹性体丁晴或聚氨酯材质 | 芯数:多芯可定制 |
材料形状:圆线 | 拉伸强度:高强度抗拉 | 电线最大外径:可定制mm |
绝缘厚度:可定制mm | 加工定制:是 | 产品认证:CE,RoHS |
护套厚度:可定制 | 每卷长度:可定制 | 颜色:可定制 |
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,各类传输介质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聚氨脂拖链网线作为一种性能优越的传输介质,广泛应用于自动化设备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等领域。
聚氨脂拖链网线应用领域
自动化设备:聚氨脂拖链网线广泛应用于各类自动化设备,如机器人、流水线、搬运设备等。
数控机床:聚氨脂拖链网线适用于数控机床、雕刻机等精密设备,***信号传输的稳定性。
交通运输:聚氨脂拖链网线可用于地铁、轻轨等轨道交通领域,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。
建筑工程:聚氨脂拖链网线适用于施工现场,抗拉抗拽,适应恶劣环境。
石油化工:聚氨脂拖链网线具有良好的耐油性、耐腐蚀性,适用于石油、化工等行业。
【 聚氨酯pur拖链网线(TPU拖链网线)】线缆结构
导体材质:多股纯无氧裸铜丝绞合,符合VDE0295CLASS 6标准
导体结构:7/0.19(±0.004)mm
绝缘材质:HDPE(高密度聚乙烯)
绝缘颜色:(橙白,橙) (绿白,绿) (蓝白,蓝) (棕白,棕)
抗拉元件:聚酯纱纤维以及凯夫拉抗拉防弹丝填充条
芯线结构:防扭结构分层;分组式间隙填充;双绞成对结构后分层集束
绕包材料:柔性无纺布带、聚酯带或铝箔麦拉
内护套:改性低粘度***挤压内护套(可选)
屏蔽结构:镀锡铜丝编织铜网屏蔽,密度80%以上
护套材料:特殊改性弹性体丁晴/special PUR材料
护套颜色:黑色(RAL9005)/灰色(RAL7001)/橙色(RAL2003)
备注:嘉柔电缆可提供来样、来图加工定制生产拖链网线系列产品
【 聚氨酯pur拖链网线(TPU拖链网线)】电气特性
额定电压:300/300V
测试电压:2000V
最小弯曲半径
固定敷设:4×D
移动安装:当行程<10米时,弯曲半径为5×D;当行程≥10米时,弯曲半径6.0×D
使用温度(中度拖链网线)
固定敷设:-30℃至+70℃;移动安装:-20℃至+70℃
使用温度(高度拖链网线)
固定敷设:-40℃至+90℃;移动安装:-35℃至+90℃
使用温度(聚氨酯拖链网线)
固定敷设:-55℃至+105℃;移动安装:-50℃至+105℃
抗辐射强度:8×107cJ/kg(聚氨酯拖链网线为5×107cJ/kg)
阻燃性:符合IEC60332-1-2+EN60332-1-2
聚氨酯pur拖链网线(TPU拖链网线)性能优势
传输速度快:聚氨脂拖链网线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,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。
传输距离远:聚氨脂拖链网线具有良好的传输性能,传输距离可达100米以上。
信号衰减低:聚氨脂拖链网线采用高品质材料,信号衰减低,***传输信号的完整性。
寿命长:聚氨脂拖链网线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拉性,使用寿命长,降低企业维护成本。
温度范围广:聚氨脂拖链网线可在-40℃至+80℃的环境下正常工作,适应各种恶劣环境。
聚氨酯拖链网线和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在材质、性能、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。以下是两者主要的区别点:
材质差异:
聚氨酯拖链网线:通常采用聚氨酯(PU)材料制成,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磨性、耐油性和耐腐蚀性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一般采用PVC(聚氯乙烯)或其他柔性塑料材料制成,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耐久性,但在耐磨性和耐化学性方面可能不如聚氨酯。
耐磨性和耐久性:
聚氨酯拖链网线:由于其材质的特性,聚氨酯拖链网线在耐磨性和耐久性方面表现更佳,适用于更为恶劣的工作环境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耐磨性和耐久性相对较差,适用于一般环境下的使用。
抗拉强度:
聚氨酯拖链网线:通常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,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,不易断裂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抗拉强度相对较低,可能在受到较大拉力时容易断裂。
耐温性:
聚氨酯拖链网线:一般具有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,可以在较低或较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耐温性可能较窄,不适合***温度环境。
应用场景:
聚氨酯拖链网线:由于其优异的性能,适用于自动化设备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、重工业等对耐磨性和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场合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适用于一些对耐磨性和耐久性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场合,如轻工业、一般机械设备等。
价格:
聚氨酯拖链网线:由于材质和生产工艺的原因,价格可能相对较高。
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:价格相对较低,性价比较高。
总结来说, 聚氨酯pur拖链网线(TPU拖链网线)在性能上更为优越,适用于更为苛刻的工作环境,而普通高柔性拖链网线则更适合一般环境下的使用,且成本较低。企业在选择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预算来决定。